一、信用卡业务现状
据央行9月8日发布的《2016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16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用发卡数量共计4.73亿张, 同比增长9.26%,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1张。信用卡授信总额为8.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44%;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9.72%。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1.70万元,授信使用率44.33%,较上年同期下降2.11%。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480.57亿元,环比增长4.91%,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3%,占比较1季度末下降0.02%。
银联数据(cupd)显示,经过多年跑马圈地,各行信用卡发卡策略已出现显著分化。2015年末,发卡量最高的工行累计卡量近1.09亿张,全年新增835万张,同比下降33.25%,主要是15年下半年仅新增发卡123万张,相比上半年发卡量大幅萎缩。15年中国银行和民生银行新增发卡量同比亦呈现收缩,而兴业、中信、浦发则以高于50%的增速快速增长。
1、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和新增发卡量
2015年,已披露信用卡数据的上市银行中,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位居第一,达1.09亿张,同比增长8.30%。华夏、浦发、中信、建行、平安银行的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速均超过20%。其中中信银行主要是因为去年信用卡在跨界合作方面比较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的密切合作有力拓展了新增发卡量的获客渠道。
此外,招商银行还披露了流通卡数和流通户数,分别为3782万张和3103万户,据此可估算出招行客户人均持有招行信用卡约1.33张。
2、信用卡交易额
信用卡交易方面,除了五大行披露的是信用卡全年消费额外,其他行均披露是的信用卡交易额。从图3可以看出,各行信用卡交易额同比增速分化显著,但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
另外,工商银行披露其信用卡卡均消费额为12578万元,同比增长4.3%;招商银行披露其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额4331元,同比增速10.68%。(注:工商银行卡均消费额=报告期消费额/报告期月平均卡量)
3、信用卡透支余额
信用卡贷款余额方面,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加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87.81%、57.70%和42.50%,预计与银行发卡量加大和分期业务推广加速有关。相比之下,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虽然发卡量在扩大,但信用卡贷款余额却基本没有增长。农行年报显示,这主要是由于信用卡分期业务交易额有所下降。
二、信用卡业务盈利模式
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为收入扣除相应成本部分,其中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收入、商户回佣、年费以及取现手续费等,信用卡的成本主要包含发卡成本、资金成本、运营维护成本、营销成本、坏账风险损失等。从发卡机构、盈利结构构成上看,我国与美国等国存在较大差别。
1、国外信用卡盈利模式
美国是信用卡普及较早的国家之一,其信用卡业务起源于1950年代,至今已经开展超过了50年,从发卡机构的构成看,与国内存在较大的不同。我国信用卡发卡机构均为商业银行,而国外除银行以外,还有信用卡公司、具有发卡资格的企业等,均可发行信用卡。美国的发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型综合银行,如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另一类是独立的提供信贷服务的信用卡公司,如美国运通、第一资本等。
美国的信用卡业务由于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一种以商户回佣为主的盈利模式。
(1)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大部分发卡银行采取的是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因为信用卡业务的利息收益率较高,美国信用卡机构的净利息收益率一般可达到10%左右。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会鼓励持卡人提前消费扩大信用卡透支余额,以提高利息收入。在美国,利息收入在信用卡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一般在65%以上,如图5所示,2015年美国主要发卡机构信用卡收入结构中,美国银行的的信用卡利息收入占信用卡总收入的67%,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的信用卡净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76%和79%。
(2)以商户回佣为主的盈利模式
商户回佣主要包括商户收单手续费、年费收入、分期付款手续费以及其他收入。以商户回佣收入为主的发卡机构一般采用“以支付为中心的盈利模式”。
以美国运通为例,美国运通发行的信用卡以签账卡(charge card)为主,签账卡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卡,主要区别在于持卡人必须全额偿还每月的账单金额。运通公司信用卡业务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额为核心,而非提高持卡人的透支余额,通过与商家进行联合,有针对性的采取营销渠道,提供促销,刺激持卡人消费。因此其信用卡应收帐款时间短,交易频率高,且卡内余额周转率高。由于持卡人还款及时,因此信用内留存的贷款余额少,不易产生较高的利息收益。美国运通的平均商户折扣率在 2.5%左右,2014年和2015年的平均折扣率分别为2.48%和2.46%。2015年,美国运通的商户回佣收入占其总收入的58.80%,而净利息收入占比仅为18.04%。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盈利模式
在我国,信用卡业务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在发展的初期,国内持卡人使用循环信用的客户比较少,透支的客户中大部分持卡人都选择在免息期内全额还款,因此银行信用卡收入以商户回佣收入占据主体;而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资产业务形成的利息收入逐步上升。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收入结构看,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最高,一般在45%左右,但是国外以利息收入为盈利模式的银行该项占比通常在65%以上,相较而言国内的利息收入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主要收入构成
(1)利息收入
目前, 我国信用卡透支贷款利率为日息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复利,换算成年利率则高达18.25%。扣除运作成本、利息支出及一定的坏账准备,信用卡业务的利差估计在8个百分点以上。各家银行信用卡政策不同,一般有30-56天不等的免息期。但是这种对不同客户采取同样透支成本和统一免息期的规定,会降低部分客户的用卡积极性。
为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央行于2016年4月15日发布的《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取消了现行统一规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实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区间管理,透支利率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透支利率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发卡机构可自主确定信用卡透支的计结息方式、溢缴款利息标准等。同时,取消关于透支消费免息还款期最长期限、最低还款额标准以及附加条件的现行规定,由发卡机构基于商业原则和持卡人需求自助确定。
《通知》一方面满足了持卡人降低透支利率的预期,鼓励持卡人更多使用循环信用,同时也满足发卡行通过个性化的利率定制拓展细分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放开,透支利息收入对信用卡收入的贡献度将逐步提高,进而成为信用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2)商户回佣
商户回佣,就是持卡人选择使用银行卡结算时,特约收单商户支付给发卡行及发卡组织的结算手续费,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商户安装的pos机一般由银联商务或商业银行(如工、农、中、建等行)提供,由银联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2016年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全面下调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并将于2016年9月6日开始实施。按照新调整的费率,商户的刷卡手续费成本将大幅减少。(如表2)
目前现行刷卡手续费政策,是央行2012年11月下发的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做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实施工作的通知》规定的,自2013年2月25日起,2003年施行的商户刷卡手续费规定废止。银行卡刷卡手续费率总体下调幅度在23%至24%,其中餐饮娱乐类下调幅度最大,达37.5%。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如表3所示:
(3)年费收入
国外银行卡年费一般不减免,但国内由于信用卡业务竞争激烈,为了鼓励消费者使用信用卡,银行一般都采取每年刷卡消费或交易一定次数或金额即可免次年年费的优惠政策(如表4),因此信用卡年费这项收入来源在国内收效甚微。
(4)分期手续费
分期业务手续费,是银行为客户提供分期偿还信用卡透支金额的服务收取的费用。信用卡分期业务实际上是银行为持卡人提供的一种中短期融资服务。在国外,该项业务已经有几十年发展历史,国内银行从2005年左右开始推出,借鉴国外经验,各银行推出的循环分期业务主要有消费分期、账单分期、现金分期、商户分期等,其渗透领域覆盖了客户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信用卡分期业务快速发展。近几年,分期收入逐渐成为信用卡收入的主力。各家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的分期次数和手续费率都有所不同,如表5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利息收入口径存在差异,2015年起招商银行将分期收入从非利息收入重分类为利息收入,这种做法更符合国际惯例。
(5)滞纳金
2016年4月15日,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滞纳金规定,由发卡机构和持卡人协议约定违约金,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推进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市场化竞争,激发信用卡市场自身活力。从国际上看,在美国,银行也向持卡人收取“信用卡迟延费”,类似我国的信用卡滞纳金,不过是定额收取的,一般为每人15美元至25美元。
我国现行信用卡滞纳金规定,源自1999年央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22条,“发卡银行对贷记卡持卡人未偿还最低还款额和超信用额度用卡的行为,应当分别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超过信用额度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和超限费。”各家银行政策不同,所设的最低收费标准略有不同(如表6)。
(6)取现手续费
取现手续费是指银行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境内外小额现金支取服务收取的费用。境内取现一般是按照取现金额的1%或2%收取手续费,上下限制各家银行不相同,一般最低2元,最高100元;境外取现手续费一般是取现金额的3%。(如表7)
各类银行信用卡收入结构
从2015年银联数据披露的其客户银行信用卡业务情况来看,信用卡总收入为649.03亿元,同比增长38.11%。收入结构方面(如图6),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滞纳金和佣金收入四项合计占比已经超过了90%。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利息收入达45.50%,较上年末下降了4.22%;分期手续费占比则提高了1.69个百分点至25.8%。由此可见,在信用卡收入结构中,大部分还是靠利息收入,其次是靠分期业务。
信用卡收入结构案例:浦发银行、招商银行
2015年年报披露信用卡业务收入结构的上市银行中,浦发银行信用卡收入同比增幅最大,实现营业收入105.81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利息收入43.69亿元,同比增长106.57%,在总收入中占比达41.29%(如图7),信用卡中间收入(年费收入等)62.12亿元,同比增长129.06%,主要是因为加强分期业务力度带来分期手续费快速增长。
2015年起,浦发信用卡紧抓市场热点,转变盈利模式,构建“互联网信用卡”的业务发展模式。首先推出年内最大惠民工程——除部分提供特别权益的卡片以外,浦发信用卡旗下50多款产品免除年费,成为国内首家跨入“0”年费新时代的发卡银行。其次,积极推进浦发信用卡手机端金融服务平台“浦大喜奔”app、微信平台等移动端业务发展,围绕客户的生活圈,为持卡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全方位、多功能的快捷金融服务,在获客能力和提高客户粘性方面效果显著。此外,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两项智能服务模式:融入交互体验功能的“云账单”和智慧客服“随心听”功能,使得个人账单使用更灵活方便,同时提高了服务效率,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
招商银行2015年起对信用卡持卡人分期收入进行了重分类,将其从非利息收入调整为利息收入,调整后2015年信用卡利息收入达267.29亿元,占比达73.58%(如图8),同口径较2014年增长56.81%,信用卡非利息业务收入达95.98亿元,同口径较2014年增长38.78%。主要是因为信用卡持卡人分期收入快速高。
得益于2015年招行抓住了移动支付趋势,在信用卡方面打造连接商户与用户的新型混合支付工具“一招过”,重构现有业务体系下的饭票及影票系统,迅速扩张线下消费场景规模,抢占支付市场,并先后与visa合作推出了visa-checkout、与银联合作推出了hce“一闪通?云闪付”,获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通过银联与苹果公司展开移动 支付合作,成为首批支持apple pay的发卡行,市场份额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存贷利差不断收窄, 商业银行将逐渐向轻资产经营方向转型,未来信用卡业务将逐步提高非息收入占比。而信用卡非息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则是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已经涵盖购车与车位、装修、教育、旅游、百货等日常生活所及的主要领域,预计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占比将在整个信用卡盈利结构中逐年提高。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
1、信用卡资产质量整体情况
近年来,伴随经济下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持续上升,《2016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458.09亿元,环比增长20.46%,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5%,占比较2015年末上升0.22个百分点。
2015年末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为1.80%,比上年末上升0.31%;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591.6亿元,同比增幅达50.50%。近年信用卡透支不良率及不良贷款余额如图9所示,商业银行早期为抢占市场份额,过度重视信用卡发卡数量、审核不严导致的风险隐患逐渐暴露,加之我国信用卡贷款仍未实现自主核销导致不良高企。不过与美国相比,我国信用卡不良率仍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如图9、图10)。
2、上市银行信用卡资产质量
从已披露信用卡业务风险情况的银行来看,中国银行不良率最高,达到了3.37%,较上年末上升了1.31个百分点;不良余额8636百万元,同比增长63.65%。2015年末,只有平安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率有所缓解,同比分别下降了0.27个百分点和0.06个百分点;其他银行不良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幅度不一。
不良贷款余额方面,浦发银行不良余额大幅攀升,同比增幅达到107.64%,但是不良率同比仅上升0.09个百分点,主要是信用卡贷款规模快速增长,稀释了不良率。
3、信用卡不良核销
对比境外发展成熟市场,我国信用卡贷款仍未实现自主核销。当前,我国信用卡呆账核销是按照《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版,以下称管理办法)规定,比照公司业务及一般抵押性贷款设置信用卡核销条件,要求按照“严格核销条件,确凿证据、逐笔核销”的原则申报、审批。没有考虑信用卡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周期短、风险高等特点,导致大量已实际上形成损失的贷款无法认定为呆账进行核销,而且核销时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逐笔证明“呆账资质”,操作难度大,耗费成本高,影响商业银行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导致各行不良比率趋于升高,无法体现信用卡不良的真实情况。
例如:国际上一般对于逾期180天以上(部分为210天以上)的信用卡透支应认定为损失并予以核销。然而我国管理办法仍然规定,信用卡透支款项需经过法院诉讼、公安机关报案等法定程序或追索1年以上才符合核销认定条件。但是,对逾期180天以上的贷款,从经验上看,后续回收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1、信用卡不良回收特点——以招行为例
根据招商银行发行的和萃2016年第一期信用卡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卡不良贷款回收表现横向受到职业、收入、年龄、额度、所属分行、城市等基础因素影响,纵向受外部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影响回收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二项:从发生不良到入池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入池账龄)、发生不良时本金余额的大小。
招行提供的历史回收信息显示,信用卡贷款在成为不良后的一年内各期平均回收率迅速下降,第十二个月后平均回收率降至1%以下(如图13),之后的累计回收率基本保持稳定(如图14)。也就是说,从发生不良到入池经历的时间越短,则后期可回收的比例越大。另一方面,发生不良时的本金余额越小,后期回收的概率会越大。
2.国外及港台地区与我国信用卡核销制度的比较
(1)美国信用卡呆账核销制度
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在2000年发布的统一信用分类和账户管理政策修订版中,明确了对循环信用拖欠180天以上和分期付款拖欠120天以上的账户直接核销处理;除此之外,对破产、涉嫌诈骗、死亡等类别也有明确的核销政策。我国与美国在信用卡呆账核销方面的比较如表8所示:
(2)港台地区信用卡呆账核销制
四、信用卡中心的运作管理
目前,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运营管理都是由总行直属的分行级专营机构信用卡中心负责,实行类似事业部制的管理,内部独立核算。
在2015年年初召开的2016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监管部门政策明确鼓励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在体制上积极创新,特别是类似于信用卡、理财、直销银行、私人银行、小微企业信贷等业务板块,具备条件的可发起设立子公司。
信用卡业务公司化对商业银行来说具有相当的正面作用。一是由于商业银行受存贷规模限制,而信用卡作为典型的资产业务,需要新增贷款规模予以支持,因此信用卡业务公司化有利于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二是信用卡业务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特点,该业务也适合公司化改制,实行子公司独立运作,按市场管控模式和行业属性经营。
此外,2016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17年1月1日起施行。《通知》完善了信用卡市场化机制,提升发卡机构信用卡利率定价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拓展创新空间。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自身的考虑,信用卡中心在运作管理上逐步向公司化运作过渡,已有多家银行开始着手信用卡业务的拆分。例如:
2015年7月9日,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信用卡业务公司化改制的议案》,同意开展信用卡业务公司化改制,拟由中信银行和中信银行子公司出资共同设立中信信用卡公司。上述事项尚需经相关监管机构核准后方可实施,目前正等待核准。
2016年1月3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民生信用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事项变更的决议》,将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国民生信用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98亿元。
此外,招商银行表示,有意向把理财和信用卡等资产从主营业务中拆分出去。
港台地区信用卡公司按照客户延滞情况进行分类:m1——延滞0~30天,m2——延滞30~60天,m3——延滞60~90天,m4——延滞90~120天,m5——延滞120~150天,m6——延滞150~180天,m6后即视为呆账可直接进行核销,账面清零无需监管层审批核。港台地区个人和公司均可申请破产,故对于被法院接受申请破产的个人和公司,需要按照当地法令与破产法的规定进行。
五、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频频发力抢占信用卡客户群,信用卡市场竞争加剧。在监管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为了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发卡模式、支付技术、客服等方面创新层出不穷。
1、获客渠道网络化
截至2015年底,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信用卡网络申请渠道建设,还有一部分银行实现了通过app和微信等移动终端申请,使得客户申请信用卡更加便利,移动终端与信用卡的绑定还可以提升客户粘性。据招商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仅仅用了10个月,招行信用卡官方微信粉丝数已突破2000万户,其中持卡注册用户也突破1500万,注册率高达75%。每月通过招行信用卡官方微信递交卡片申请的数量已达15万人次,每月有超3万人次通过信用卡官方微信申请汽车分期业务,官方微信成为了信用卡获客和变现的重要的渠道。
此外,部分银行也积极加强与与互联网行业领先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展网络获客能力。例如,中信银行与三大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百度深入开展联名卡合作,与联盟及外部渠道进行大数据合作;光大银行信用卡与京东金融、优酷合作;招商银行信用卡在游戏动漫等领域与平台合作推出魔兽游戏信用卡、航海王信用卡等。
2、信用卡金沙app下载大厅的支付方式多元化
国外,在移动支付兴起后,信用卡公司和发卡银行都积极创新其金沙app下载大厅的支付方式。例如,美国老牌信用卡公司万事达,于2013年起陆续推出了配备nfc功能设备的在线支付服务和自拍付款(selfie pay)的脸部识别付款服务。英国,巴克莱集团旗下巴克莱信用卡公司(barclaycard)也于2015年7月1日发布了一套无触点支付配件bpay可穿戴支付设备,并在其金沙app下载大厅官网上出售。
国内方面,2016年5月,中国银联发布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6)》,报告显示,2015年,银联联合主要金融机构、手机厂商等发布“云闪付”,结合nfc、hce、tsm和token等支付创新技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实现“空中发卡、非接闪付、网上支付”。同时,银联卡小额免签免密服务正式推出,蓝牙迷你付、nfc迷你付、mpos等受理端产品创新取得新进展,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移动支付体验。信用卡金沙app下载大厅的支付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以卡基为基础的闪付和以移动终端为基础的hce云支付将成为主要支付形态。
尽管微信支付、支付宝势头强劲,但是商业银行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发卡量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无法匹敌的优势,随着大数据和云技术等的应用,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移动支付领域将会扳回一局。
3、虚拟信用卡业务
2014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了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但是2015年首批民营银行的正式成立,以微众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表示不会设置实体网点,意味着其发放实体卡的可能性不大,这将成为虚拟信用卡业务的一个突破口。而且在国外,花旗银行、美国银行等早已经推出了虚拟信用卡。
随着中国银联推出hce云支付功能,以及token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虚拟卡业务得以实现,applepay、samsungpay、hce云闪付加速了虚拟信用卡的发展和普及。目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都有了虚拟信用卡业务。以建设银行推出的龙卡e付卡为例。2016年初,建设银行抓住移动金融发展机遇,与中国银联、visa、万事达卡三大卡组织共同推出龙卡e付卡。客户成功申办龙卡e付卡后,通过短信验证获取卡号、有效期、安全码等信息,并在手机银行或个人网银进行安全绑定,即可开启全新的支付之旅。据了解,龙卡e付卡具有诸多优势,如可“快速办卡、即时授信”,支持多渠道全网络支付,可实现境内境外、线上线下、消费取现一体化交易。此外,该卡是业内首张具有交易开关功能的信用卡,可大大降低伪冒用卡风险。也许虚拟信用卡会是信用卡业务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风险提示
1、经济下行期,信用卡风险暴露加剧,不良提升;2、监管对于收费要求趋严,影响信用卡相关收入